直播带货越来越火,通过直播赚钱的玩家也数不胜数,但是很多新手小白和品牌商家被各种术语、缩写、简称搞的苦不堪言,小编作为多年直播行业从业者,特别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直播带货的100个术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英文缩写 1、直播间PV,直播间本场访问次数,设备进入1次算作1个pv,进入2次算2个pv。 2、直播间UV,直播间本场访问人数,无论1台设备进入多少次,只记做1个UV。 3、DSR动态评分,店铺评分;如果3项都是绿色,或者有一项低于4.7分,那么产品将无法在抖音商品橱窗上架。 4、PK,直播时候,连线其他房间主播,进行互动的游戏形式 5、SKU,英语StockKeeping Unit缩写,意思为库存量单位,指一款商品。 6、GMV,英语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缩写,指交易总额,一般包含拍下未支付订单金额。 7、ROI,英语return on investment缩写,指投资回报率。计算方法是ROI=销售额/坑位费。 8、C2M:用户直连制造(Customer-to-Manufacturer),指根据销售端的用户反馈,反向指导产品生产。 9、SPU :英语Standard Product Unit的缩写,意思为标准产品单位,是商品信息聚合的最小单位。 10、UGC,互联网术语,全称为User Generated Content,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即用户原创内容。 11、MCN,MCN(Multi-Channel Network),即网红孵化中心,是专业培养和扶持网红达人的经纪公司或者机构。 12、BGM,BGM(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乐。 13、CPC,CPC(Cost Per Click),每次点击费用,即点击单价。 14、CPM,CPM(Cost Per Mile或者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千人成本也称千次展示费用。 15、oCPM,oCPM(Optimized Cost Per 1000 Impressions),指广告按曝光千次计费。 16、RPM,RPM(Revenue Per Mille )千次展示收入,和CPM类似,RPM是针对广告展示商(比如Adsense商户)而言的。 17、CPT,CPT(Cost Per Time), 每时间段成本,以时间来计费的广告。 18、CTR,CTR(Click-through Rate),点击次数占展示次数的百分比。19、CVR,CVR (Click Value Rate),转化率,衡量CPA广告效果的指标。 20、C2M:英语Customer-to-Manufacturer的缩写,指根据销售端的用户反馈,反向指导产品生产。 关于直播合作 21、品牌专场,主播和品牌合作直播带货专场,即这场直播只卖该品牌产品。 22、拼场直播,主播在单场直播里,带货多个品牌的产品。 23、坑位费,直播间商品的固定链接费用。目前大多数电商主播都会向商家收取坑位费,但是同个主播的同场直播,商品坑位费也会不一样,坑位费的变量包括商品品类、知名度和直播顺序。 24、服务费,商家给MCN的服务费用,一般收取直播间销售额的比例抽成。 25、佣金,电商主播按照直播间产品销量,向商家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一般为10-20%。 26、纯佣模式,电商主播不向商家收取坑位费,只收佣金。 27、带货实时热播榜,及时观看带货现场,参考正在起量的直播间中主播的销售技巧。 28、直播销售额,分析粉丝消费能力,粉丝画像和消费能力决定选品,销售额能体现出粉丝群体的消费水平。 29、上架商品数,了解主播带货节奏,结合直播时长和上架商品数,可以估算一个商品的讲解控制在多少时间内最合适。 30、客单价,平均每个顾客的成交额,计算方法是客单价=GMV/直播间有消费的顾客总数。 直播间人均在线时长:用户在直播间平均停留的时长。 31、刷单,又名“补单”,指通过人工或软件下单,提高直播间销量。 32、白牌,品牌的相对概念,指一些小厂商生产的、没有牌子的产品。 33、定向佣金,在淘宝联盟里,商家可以只针对单个主播的pid(pid指对应每个账户的代码,用于识别不同的淘宝客),设置佣金比例。 34、专属利益点,只属于该主播的独家赠品、产品价格等。 35、推流,主播将本地视频源和音频源传输到服务器的过程。 36、助播,又名“副播”,在直播间配合电商主播的助理,负责评论区互动、产品商家等工作。 37、引流款,又名“钩子款”、“秒杀福利”,一般指价格低至1元、甚至0元的产品,帮助直播间拉新。 38、利润款,又名“高价款”,产品以盈利为出发点,利润高。 39、标品,具有统一市场标准的产品,价格透明,比如手机、电脑、家电等都属于标品。 40、非标品:没有明确规格和型号的产品,比如女装、女鞋等;因为产品款式、创意、服务、质量不一样,价格差距大。 关于直播账号 41、音浪,音浪是抖音的货币,等值于抖币 10音浪=10抖币=1块RMB 42、本场音浪,在直播一场中,本场送出的礼物所花费的抖币,互动情况和送出的礼物数量会换算为音浪,两者之间有对应换算关系。 43、小时榜,每小时更新,冷门时段,5-10万可以进入前10。热门时段100万音浪起步。进入前10可以被官方推荐进入直播广场。 44、粉丝团,可以自己定义自己的粉丝团名称 是直播中位于左上角头像下方黄色的标识 加入粉丝团现 在只需要1毛钱了加入粉丝团后用户名字前方会带有你的粉丝团标签,并且可以累积亲密度提升等级。 45、个人IP,网络用语,指个人对某种成果的占有权,在互联网时代,它可以指一个符号、一种价值观、一个共同特征的群体、一部自带流量的内容。 46、蓝v认证,抖音官方对你的实名认证,只针对企业,个人无法申请。 47、互动数据,点赞、评论、分享(转发)、新增关注数、主页访问量,查看相关音乐、点击话题。 48、截流,评论区截流,评论的文案功底好的话,引起创作者和同评论区的用户共鸣或评论内容成为热门评论,你的主页面就会被关注,即可在同类型的抖音大号评论区进行流量截取。 49、级阶梯指标,分别是完播率、点赞、评论、转发和关注比。完播率高可以被推荐到更大的流量池;点赞、评论和转发率高的要么是用户更精准、要么是话题有争议性;关注比高的账号具有变成大号的潜质。 50、粉丝团特权,加入后不同粉丝等级有不同的权限,比如某些粉丝礼物需要达到一定等级才可以赠送。 51、亲密值 (粉丝等级),你的粉丝团等级的升级需要提升亲密值,亲密值是通过一些任务完成提升的,比如时长,送礼等。 52、荣誉等级,观众的等级,刷钱刷的越多,等级越高 从不刷钱的玩家没等级 53、直播间人气,右上角实时显示的人数 54、小时榜,一小时一计算的榜单,该小时内收礼物越多排名越靠前 55、直播广场,理论上可以看到所有主播直播间封面的系统展示页面,是抖音app直播板块的主页面 56、人数峰值,评估主播留客能力,直播间总流量和人数峰值的比例,可以反映出直播间的吸引程度和主播的能力。 57、客单价,平均每个顾客的成交额,计算方法是客单价=GMV/直播间有消费的顾客总数。...
关于直播带货的50个行业术语(直播形式)
产业带直播:通过借助线上直播销售渠道,帮助商户拓展销售渠道;同时缓解地方过剩产能等问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档口直播:在线下有实体店的商家在直播带货平台销售产品。 村播:地方村民、村官出镜,在农田、工厂等原产地附近场景开展直播。走播:电商主播没有固定的直播间,在品牌店或大型批发市场里边逛边直播带货。 店铺自播:商家店铺发起的电商直播,是店铺自运营的抓手。 公域直播:主播依托于第三方平台,基于公域流量的直播,如淘宝直播、抖音直播等。私域直播:基于私域流量的直播,如小程序直播、腾讯直播等。
关于直播带货的50个行业术语(平台相关)
二类电商:依托广告流量做销售的电商平台。 DOU+:抖音推出的帮助主播将内容推荐给更多兴趣用户的内容加热工具。 DOU+直播上热门:DOU+服务中的一种,抖音为主播提供的直播间加热工具;主播在直播前和直播中均可购买使用,可提升直播在推荐页的曝光率,吸引更多观众进入直播间。 抖音小店:抖音为抖音达人提供的电商变现工具,帮助其拓宽内容变现渠道,类似淘宝店铺的性质;店铺开通后,可以在头条系的其他应用中统一展示店铺,例如头条、抖音、火山等;粉丝可以分别在这些平台进行购物,完成一个闭环。 商品橱窗:即抖音的商品分享功能,开通后可在橱窗放置商品出售,粉丝下单后能够赚取佣金。音浪:抖音的虚拟货币,用于粉丝打赏给主播。 巨量鲁班:为小店商品进行广告投放,落地页可以直接投放到抖音直播间。 星图:品牌主、MCN公司和明星/达人进行内容交易的服务平台;商家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契合的已入驻抖音的明星、达人合作直播带货。 浮现权:主播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在“手机淘宝-淘宝直播”频道展示。 挂榜电商:商家通过刷礼物,进入主播指定的排名内(比如前三),主播就会与其PK连麦卖货。挂榜电商是快手发源的直播带货玩法,目前抖音也有类似玩法。 保证金:快手开通快手小店或者其他商品渠道都需要商家缴纳保证金;此外,挂榜电商和主播合作时,也会有部分主播要求缴纳保证金。 快币:快手的虚拟货币,用于粉丝打赏给主播。 小黄车:即快手的购物功能;主播在直播间添加售卖商品后,直播间用户会在看到“小黄车”,点击可查看并购买商品。 快接单:快手官方推出的客户推广需求和达人变现诉求撮合平台;客户根据推广需求选择达人,发布直播推广订单;达人接单后,通过直播形式,帮助客户实现电商下单或品牌营销等目的。
关于直播带货的50个行业术语(直播产品)
引流款:又名“钩子款”、“秒杀福利”,一般指价格低至1元、甚至0元的产品,帮助直播间拉新。 利润款:又名“高价款”,产品以盈利为出发点,利润高。 标品:具有统一市场标准的产品,价格透明,比如手机、电脑、家电等都属于标品。 非标品:没有明确规格和型号的产品,比如女装、女鞋等;因为产品款式、创意、服务、质量不一样,价格差距大。 白牌:品牌的相对概念,指一些小厂商生产的、没有牌子的产品。 C2M:英语Customer-to-Manufacturer的缩写,指根据销售端的用户反馈,反向指导产品生产。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直播间模式,基于主播丰富的选品经验,以及对粉丝画像及消费行为的洞察,打造适配直播间粉丝的C2M产品;二是平台模式,即通过电商平台将用户端与产品生产端直连,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获取目标群体需求,产出定制产品。 sku:英语StockKeeping Unit的缩写,指一款商品;如果一款商品有3个颜色,相当于有3个sku。 DSR动态评分:淘宝天猫的店铺评分;如果3项都是绿色,或者有一项低于4.7分,那么产品将无法在抖音商品橱窗上架。 品牌专场:主播和品牌合作直播带货专场,即这场直播只卖该品牌产品。 拼场直播:主播在单场直播里,带货多个品牌的产品。
关于直播带货的50个行业术语(直播间数据)
GMV:英语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的缩写,指交易总额。 客单价:平均每个顾客的成交额,计算方法是客单价=GMV/直播间有消费的顾客总数。 ROI:英语return on investment的缩写,指投资回报率,直播间ROI的计算方法是ROI=销售额/坑位费;比如,坑位费2万,ROI保1:2,也就是说产品销售额保4万。 渗透率:有的商家会比较在乎直播间渗透率,计算方法是直播渗透率=直播产出的销售额/当天总销售额。 在线人数:同一时间点,观看直播间的用户人数。 直播间PV:直播间访问次数。直播间UV:直播间访问人数。 直播间人均在线时长:用户在直播间平均停留的时长。 刷单:又名“补单”,指通过人工或软件下单,提高直播间销量。
关于直播带货的50个行业术语(基础篇)
控评:又名“空瓶”,指控制直播间评论区画风;一般主播会提前设置,屏蔽一些负面关键词,引导直播间的良性互动氛围。 带节奏:和控评类似,直播运营会在直播间评论区带节奏,起到带头作用,引导其他用户购买产品。 坑位费:直播间商品的固定链接费用;目前大多数电商主播都会向商家收取坑位费。一般即便是同个主播的同场直播,商品坑位费也会不一样,坑位费的变量包括商品品类和商品直播顺序。 服务费:商家给直播机构的服务费用,一般根据直播间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收取。 佣金:电商主播按照直播间产品销量,向商家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可以理解为销售提成。 纯佣模式:电商主播不向商家收取坑位费,只收佣金。 定向佣金:在淘宝联盟里,商家可以只针对单个主播的pid(pid指对应每个账户的代码,用于识别不同的淘宝客),设置佣金比例。 专属利益点:只属于该主播的独家赠品、产品价格等。 推流:主播将本地视频源和音频源传输到服务器的过程。 助播:又名“副播”,在直播间配合电商主播的助理,负责补充产品信息点、回答用户问题等。
直播盈利模式种类
虽然目前国内的各大直播平台的收入来源不尽相同,但是总体而言,虚拟货币的打赏收入、广告收入、电商收入以及会员增值服务收入是四种主流收入来源。 1、打赏收入 网络直播平台的打赏收入通常与虚拟货币的销售相对应,指用户从平台或平台的代理商处购买的,在观看直播时赠送给主播,后续可以兑换成人民币的一种网络货币。但是实际上,打赏收入不仅是纯粹的商品销售,同时也是主播劳务提供的表现形式,与虚拟货币的获取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2、广告收入 网络直播平台的广告具有网络广告的一般特性,是以网络直播平台为播放的媒介和载体,依托其大规模的用户基础和访问流量,迅速的传递广告信息,具有不受时间限制、高度的互动和灵活性以及相对较低的传播成本等特征。 3、电商收入 随着移动全民直播的兴起,网络直播平台为传统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全新的线上商品销售的途径,众多网上店主纷纷加入了全民直播行列,“面对面”向观看直播的消费群体推销商品,由于视频本身比图片更接近商品真实的状态,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具有网购需求的消费者,而网络直播平台作为这种新式电商的载体,会通过提取销售佣金或自有商品销售这两种模式,来实现平台的电商业务收入。 4、会员增值服务收入 会员增值服务是上述三类网络直播平台共有的业务模式,除了在一些细节上的表现形式不同之外,该类服务的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都具有一致性。 管理模式方面,网络直播平台下设会员管理部统一进行平台会员的管理工作,包括会员资料的管理、会员特权的更新、会员需求的调研及反馈等,会员作为网络直播平台的重要客户和主要盈利点,对于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至关重要,会员的管理工作收归平台本身所有。盈利模式方面,网络直播平台通过在一定的期限内,为会员成员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如超高清画质、身份标识、差异化弹幕等会员特权,吸引用户充值。
网络直播行业分类
按照网络直播平台的内容分类,目前的直播平台可以分为秀场类直播、游戏类直播、移动类直播。 (1)秀场类直播 秀场直播的主要内容是主播展示歌唱、舞蹈等才艺,观众通过评论、弹幕和购买虚拟物品赠送主播来进行互动和消费。秀场类直播的商业模式有一定共性,形成了以公会或分销商为主导的间接签约管理模式,以打赏收入(虚拟物品销售)、增值会员收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2)游戏类直播 游戏直播主要在各类游戏及比赛作战过程中进行直播并解说策略等,通过互联网渠道对电子竞技游戏和主要赛事进行持续的宣传曝光,迅速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并保持高增长率。目前主流游戏直播平台的收入来源以打赏收入(虚拟商品收入)、广告收入和会员收入为主,其中平台从主播打赏收入中的分成比例一般是30%至50%之间。在网络直播传统的打赏收入之外,高流量的游戏平台通过与电子竞技赛事、游戏厂商合作,进一步拓展了游戏运营、赛事竞猜等多元化业务,进一步丰富了平台的收入结构。 (3)移动全民直播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进一步普及与渗透,全民参与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进行直播互动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美食、化妆、购物,极大的拓宽了直播的领域和参与主体。在全民直播下,“直播+”成为了最新直播模式,其中电商与直播的结合为直播平台开创了新的收入来源,通过直播可以让电商销售者更直观的展示商品的特点;直播平台也可以在“直播+电商”中取得一定的分成收入,有的直播平台也会直接参与电商销售,在平台上销售商品。